北美票房低迷,IP續集不給力,好萊塢還能指望中國觀眾買單?

文稿來自:壹娛觀察

7月中旬,歷時將近四個月的北美暑期檔(北美從5月首周五到9月“勞工節”為暑期檔)已過半程。2017年國內的暑期檔上半程看起來不怎么給力,北美市場也同樣陷入了相似的狀況:不僅單片平均票房出現了不小幅度的下滑,而且眾多IP影片的續集都在今夏的北美市場遭遇了失利。

當這些IP影片想仍然寄希望于中國市場時,卻發現中國的觀眾也開始不買單。壹娛觀察(微信ID:yiyuguancha)從數據來解讀2017暑期檔上半程北美市場表現。
單片均值新低,迪士尼碾壓“五大”

截至7月16日,為期將近四個月的北美暑期檔已經過半,累計票房達到25.73億美元,有望延續往年過40億美元的水平。不過,北美暑期檔前半程已發行影片為315部,相當于往年暑期檔總數的2/3以上;同時,單片的票房也下降至817萬美元,相比過去3年近千萬的水平差距明顯。

究其原因,除了影片數量擴充外,缺少“爆款”也是主因之一:今夏在“重量級”影片上有較大缺失,從單片來看,暫列前三位的《銀河護衛隊2》(3.86億美元)、《神奇女俠》(3.81億美元)和《蜘蛛俠:英雄歸來》(2.12億美元)雖然票房都過了2億美元,但是2016年暑期檔的《海底總動員2》和《美國隊長3》均突破4億美元,2015年的《侏羅紀世界》更是有6.5億美元之多。

目前來看,接下來還將上映《敦刻爾克》、《星際特工:千星之城》和《黑暗塔》等新片,票房潛力大都在2億美元左右,恐怕難以產出大賣的“爆款”。

而從制片商來看,暑期檔的強弱對比愈發分明:手握漫威(《銀河護衛隊2》)、皮克斯(《賽車總動員3》)和吸金系列《加勒比海盜5》的迪斯尼穩居榜首,雖然票房收益相比去年略有下滑,但整體優勢依舊不可撼動;華納兄弟則憑借《神奇女俠》的“異軍突起”占據次席,但耗資1.75億美元打造的《亞瑟王:斗獸爭霸》僅回收不足4千萬美元,成為暑期檔虧損最嚴重的案例;索尼和環球則分別由《蜘蛛俠:英雄歸來》和《神偷奶爸3》打頭陣,正在激烈爭奪第三名的位置。

而對于排名靠后的各家來說,情況就不那么樂觀了:20世紀??怂乖緦Α缎汕蜥绕?》寄予厚望,但首周末只有5626萬美元的票房,未能發揮“終結篇”效應,再加上《異形:契 *** 》和《 *** 隊長》都不及8千萬美元,20世紀福斯在暑期檔已無牌可打;而連續5年在”六大“中墊底的派拉蒙更顯萎靡,《變形金剛5》在口碑崩盤后瀕臨虧損邊緣,《海灘游俠》(5786萬美元)也難言滿意,派拉蒙的票房成績在經歷董事會“內訌”后仍在螺旋式下降。

IP續集不給力,“宇宙”風潮興起

今年票房低迷的原因,還有“續集疲勞癥”的集體爆發,暑期檔眾多知名IP面臨嚴峻的挑戰。

在前半程,多部重磅續集都遭遇票房滑坡:《異形:契 *** 》首映比《普羅米修斯》低了29%,首周票房低了5千萬美元;《加勒比海盜5》公映52天僅進賬1.7億美元,相比前作下滑29%;《賽車總動員3》首月累計1.4億美元,縱向對比縮水 *** 1/4;《神偷奶爸3》于6月底亮相,吸金效率顯著落后于《神偷奶爸2》和衍生作《小黃人大眼萌》;而評分極高的《猩球崛起3》也難以幸免,首周末相比上作依舊面臨22%的跌幅,能否突破2億美元尚未可知。

當然,最突出的案例來自陷入口碑“旋渦”的《變形金剛5》:該片在北美遭遇“斷崖式”下跌,截至目前僅有1.25億美元的票房,與《變形金剛4》同期的2.2億美元不可同日而語。

唯一的例外恐怕僅有《銀河護衛隊2》,票房總計高出前作逾5千萬美元。事實上,該片的增長動力來自于“漫威電影宇宙”的內在關聯性,而不僅僅在《銀河護衛隊》的基礎上實現增長。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神奇女俠》和《蜘蛛俠:英雄歸來》上,正是各自“宇宙”的存在抬升了票房的起點,避免了其他系列越拍越低的困境。當然,以上三部影片的整體品質均屬上乘,這是實現有效成長的重要前提。

由此便可以解釋為何構建“宇宙”成為愈演愈烈的熱潮:不僅漫威和DC在“電影宇宙”上針尖對麥芒,華納兄弟和環球也在全力推進自家的“怪獸宇宙”和“黑暗宇宙”,而索尼的“蜘蛛俠反派宇宙”正在逐漸成形,連處境艱難的派拉蒙也未停止“變形金剛宇宙”的開發??梢灶A見,在IP系列化也不能保證穩定的收益后,更為龐大“宇宙”計劃將成為新的角力場。

北美成長緩慢,中國觀眾同樣不買單

在北美發揮不盡理想的制片商,紛紛將關注目光投射到海外,其中的重點便是中國市場。不過從目前來看,眾多續集的表現也未達到預期,顯示國內觀眾不再對好萊塢大片趨之若鶩。

最典型的案例便是派拉蒙的《變形金剛5》:該片原本被各投資方、發行方預期將超過前作的19.8億元,早前甚至還傳出26億元保底的新聞,但公映后因口碑的拖累而節節下墜,截至目前累計票房剛過15億元;考慮到3年內市場容量已擴充數倍,《變形金剛5》的實際跌幅更為驚人。另外,同屬大中華區的港臺也縮水60%以上,成為《變形金剛5》全球“潰敗”的縮影。

而在北美大放光彩的《銀河護衛隊2》和《神奇女俠》,在國內分別僅有6.88億元和6.1億元的成績,占全球票房比重都在12%左右。

當然,“中國拯救好萊塢”的戲碼也未缺席:《加勒比海盜5》在北美遭到“唾棄”,但國內斬獲近12億元的超高收益,穩居暑期檔單片前三甲的位置;而成本高達1.25億美元的《新木乃伊》,北美票房連8千萬美元都不到,但國內則貢獻近1億美元的票房,成為《新木乃伊》的全球最大票倉。

不過暑期檔最大的“黑馬”是印度出品的《摔跤吧!爸爸》。這部風格樸實的體育題材影片,不僅接連斬殺《銀河護衛隊2》、《異星覺醒》等分賬片,還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熱烈而持久的討論,從而在口碑的助推下屢創票房新高。

總體而言,由于上半年增長率再度止于個位數(剔除服務費),國內市場自身也面臨著艱巨的“保增”壓力;而中國觀眾的欣賞水平正在“升級換代”,影片的口碑日益成為票房的重要“風向標”。若冀望用簡單的“視覺轟炸”和“流量鮮肉”讓影迷買單,最終結果可能會事與愿違。

91高清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