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之形》9月8日在大陸上映,至今為止擁有4146.7萬的票房,但其中涉及到的校園欺凌事件還是引起了很多網友的討論。在9月14日發售的《環球時報》中有一篇名為《聲之形》“洗白”校園欺凌引爭議的文章。該文章指出《聲之形》是站在加害人者的角度“講述壞人如何被救贖”,而未能讓人意識到校園欺凌的可怕。
不光是在國內,《聲之形》在韓國,日本熱映時。也引起了不少的討論。有韓國網友認為《聲之形》這部電影并不是簡單的青春純愛故事,而是要反應校園中存在的欺凌問題。而有的日本網友認為該片為“勵志 *** 片“。不少國內的網友也評論說“逃避才是內心永恒的心境”“對于加害者與被害者來說,試圖去補償別人始終是一種逃避”。然而經歷過欺凌網友表示自己做不到跟女主一樣有一顆寬容的心,而是會更像男主,關閉自己的內心世界。
本片講述作為轉校生的女主角西宮硝子來到了男主角石田將也的班上。由于聽覺障礙,西宮在班上受到歧視,將也更帶領同學欺負她。在西宮硝子轉離水門小學后,石田將也也遭受到孤立。五年后,將也下定決心在結束自己人生之前非去見硝子不可,兩人的“聲音”首次傳達給對方。這是有關于聽覺障礙的少女西宮硝子和曾經傷害過她的少年石田將也的成長故事。
《聲之形》作為一部治愈片來說還是非常的成功的,以常人不同的角度來表現校園欺凌。從結局來看可能是想表達世界是美好的和人與人之間是需要理解的,讓人們正視校園暴力帶來的傷害。做錯了事情也不要逃避,逃避得不到周圍人的理解,也會讓自己走不出陰影,不斷加深自己的罪惡感。其實將也和硝子也是一樣的,他們需要的是改變自己,解開自己身上的枷鎖,這比原諒的他人的理解更加重要!
蒜腸網原創,如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